新华财经海南博鳌12月4日电(记者 于青 霍文芳)12月4日,2024企业家博鳌论坛系列活动之一的2024新华中经智库年会在海南博鳌隆重举行。此次年会由新华社研究院、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、中国经济信息社、瞭望智库主办,由伊利集团支持,以“深化改革 引领创新 智启未来”为主题,旨在推动智库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。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、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在会上发表了题为“数智人力资源创新发展,激活‘产才共兴’‘一池春水’”的主旨演讲,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。
杨志明指出,数智人才是新质生产力中的活跃因素,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。当前,我国正面临着从“人口红利”向“技能红利”转变,从“人力资源”向“人力资本”跃升的关键时期。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加速推进,新业态“无中生有、层出不穷”,传统产业“有中出新、日新月异”,这些变化不仅推动了劳动者市场的深刻变革,也对人力资源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。
在杨志明看来,当前地方发展数字经济大多面临人才短板。为了激发人力资源的创新活力,实现以产聚才、以才兴产,需要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。首先,要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投入,推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。通过开发新职业、掌握新技能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增量,带动高技术技能人才占比提升,以“智”变推动人才结构“质”变。其次,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注重人力资源的数智化发展。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,人力资源领域中的一批“头部企业”“专精新特”“独角兽”企业正在成为数智人资的支柱力量,推动“资源人资”“产业人资”向“数字人资”“智慧人资”跃升。
杨志明还强调了全球化视野在人力资源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性。他指出,要推动创新链、产业链、供应链、人才链的深度耦合,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生态。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,引进国外先进的数智技术和人才管理经验,提升我国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。同时,也要注重培养本土数智人才,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。
在演讲中,杨志明还分享了他在实践中观察到的三个趋势性变化。一是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,二是新增劳动力供给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,三是一大批新生代、网生代投身新业态。这些变化不仅要求我们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做出相应调整,也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。
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,杨志明提出了几点建议。一是要创新技能人才发展的观念和模式,充分释放新职业的劳动魅力,坚持“多劳多得”与鼓励“技高多得”并重。二是要注重实践教育,培养工匠精神,充分发挥技能劳动者的能动性、创新性。三是要开发低龄老年人力资源,让掌握高技术技能的大批优秀“蓝领”率先进入中等收入群体。
最后,杨志明强调,数字化浪潮要求我们加快“转型”的创新,包括激发数字经济活力的机制创新、数智赋能的技术创新、产业融通和智慧场景的创新、数字经济的人才创新以及数据要素聚集的环境创新。通过这些创新举措的实施,将有力推动人力资源的数智化发展,激活“产才共兴”的“一池春水”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此次年会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、共谋发展的平台,也为我国人力资源的数智化发展指明了方向。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,我国人力资源的创新发展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。